與父親在溝通上有爭執,請求從旁觀者給我一點建議?
本次問答由李雪老師解答
【我想提問?】
今天聊關于出國的看法,我爸爸跟我說他老了,我要為他們想想,我今年20我爸47,我當時都懵了,我一直看到的想法都是趁著父母年輕可以出去闖闖,我沒有想到我爸會這么跟我說。
我現在大晚上氣的胸悶睡不著,看了一會兒書,感覺有點困了,然后一躺下,想到這個事情,眼淚不停的流。而且在說到出國,之前我爸還跟我聊了很多,但是我已經表示不想聊了,然后他一直自個兒在我旁邊說,然后后來我都氣哭了,然后我媽發現才把爸爸趕出我房間的。記得有一段話大致意思是這樣的我爸說我們倆聊天,我挺開心的,然后我說我很累,(我吃好晚餐下決心要預習第二學期的內容,然后我爸進來跟我說話,從7點說到9點多)然后我爸竟然說我理性一點,我差點氣出血來,兩個人聊天你開心我不開心然后我就要理智一點?
我現在真的覺得跟我爸相處很累,我甚至覺得我住學校都比呆家里好,很累,我大學之前一點都不管我,從來不跟我交流,感覺自己是媽媽帶大的一樣,我小時候看病幾乎都是我媽一個人帶我去的,然后現在跟我談一些如同雞湯一樣空洞的話什么中國什么什么樣他們以前怎樣怎樣,聽的我是真的累,沒有任何重點,話題各種亂飛。我現在在想我要不要學一學搶救一下自己。
【咨詢師回答】
大家好,我是艾壹丁心理的心理咨詢師李雪,那么我們今天要回答的問題,是一個比較具體的,關于原生家庭的問題,那么在這個問題中呢我們的來訪者說,他今年二十歲,然后原本計劃了想要出國念書,但是發現在這個問題上,好像和爸爸有一些分歧,然后當他們想要就這個問題進行一些探討的時候,溝通卻非常難進行,他感到爸爸好像很難去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自己,反而去說一些:爸爸已經老了、說一些他們那個年代很辛苦、一些讓來訪者不明就里的話。然后這個失敗的溝通讓來訪者感到的很累,感到和爸爸溝通是非常困難的,感到讓爸爸理解自己想要去出國念書的初衷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他提問,想說在這種場景下,他應該怎么去做?那么我們將從兩個層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會談一談,說在對留學這個話題的溝通上,如何才能更通暢地去和爸爸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那么第二個層面呢,我們會從親子關系來談一談,說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改善你和爸爸之間的這種關系?
首先,在留學的這個問題的溝通上,能感覺到,首先你是特別有思想、很獨立自主、對自己的未來很有規劃的一個孩子。但是同時,你其實是很在乎爸爸的想法的,也很希望他能夠理解和支持你想出國學習的計劃。因為聽起來好像在你對未來的規劃中一向都是自己做主為主,可能爸爸媽媽參與的也比較少,你自己也比較有主見、比較能夠安頓好自己的生活,安排好自己的未來。但是,你也會發現說在這個計劃的實踐中,或者說是你真的可能要脫離家庭去出國學習一段時間的時候,你沒有辦法不去和家人溝通這件事情,也會不由自主地就會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支持、他們的理解,希望他們也能夠參與到這件對你的未來非常重要的事情上面來。
但是由于你可能一向以來也都比較獨立,然后爸爸媽媽也都比較放心你去安排自己的事情,他們可能一時之間沒有辦法跟上你的思路,跟上你需要去留學的這個計劃具體是怎么樣安排的,對于他們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有些突然,于是,就會造成你們溝通方面有一些障礙,彼此之間有一個信息的不對等和時間階段的不對等。對于你來說,留學這個想法可能已經在你的腦海里醞釀了很久,考慮了很久,有很多的顧慮,其實你已經自己已經排除了。但是對于爸爸媽媽來說,尤其是對于爸爸來說,可能他還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想法??赡軐τ谒麃碚f,他需要消化的東西還有很多。
第二點,其實在你的表達中也能非常清楚的感覺到你和爸爸是非常難溝通的,而且這個溝通似乎不是雙向的。當雙方好像要來探討留學這件事情的時候,爸爸比較不能夠去傾聽你的一些想法,而是把他自己放在一個灌輸他的概念的一個位置。他希望把他的一些觀念給到你,所以本來一個比較理想的雙方面的溝通就變成了爸爸單方面的灌輸。這樣子當然是會讓人覺得不舒服的,然后他這樣子去灌輸,你會覺得不太能夠接受,但是又沒有辦法拒絕,然后就一個拼命的灌輸,然后一個人往后退。最后,兩個人都感覺到非常的挫敗、非常的沮喪。
然后這也不是一個有效的溝通,好像彼此都沒有辦法把觀點有效的給到對方。而且雖然爸爸好像在你出國的這件事情上有些反對的意見、有些擔憂,但是他好像也沒有辦法,很直白的去跟你表達他的反對,或者他的擔憂是因為什么或者是出于什么。因為你說他一直在講一些很空洞的話,說明他其實也是在回避他的一些需求和他的一些感受。
所以能為了讓溝通更加有效,我的建議就是試著更直白的去跟家人表達你出國的計劃、出國的念頭、出國的想法,并且向家里清晰的去說出你希望家人怎么做,希望家人給到你怎么樣的支持。當然,在這種表達之前,是首先需要你自己去清晰,你對于出國這件事的態度是怎么樣,然后你在出國這件事情上需要家人怎么樣去配合你,你也可以鼓勵爸爸更直白的去表達出,他反對你出國的原因和他所有的一些擔憂。
直白的溝通不一定就能達到最佳的結果,不一定是說我們開誠布公的講了我們的想法,家人就一定會支持。但是你使用這種公開透明的溝通方式,其實是給家長做了一些好的表率。而你清楚的講出自己的需求,其實也是給自己需求得到滿足的機會,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這就是溝通問題的解答。
接下來我們要談一下親子關系,因為可以感覺到對這樣一場讓人沮喪,讓人挫敗的溝通,你的感情濃度是很深的。你說在兩個人溝通的時候你就被氣哭了,而且聊完之后半夜想起來還是會想要哭。其實這個情感張力不僅僅是因為溝通失敗,不僅僅是因為爸爸沒有辦法在出國這件事情上理解你。其實這個情緒張力代表著你和爸爸關系更深層次的一些需要解決的議題。
你提到說小的時候很多次生病其實都是媽媽帶你去的,可能這意味著小的時候爸爸是一個比較忙碌的狀態,然后他對你的很多需求、狀態是比較脫節的,可能在這種你很多次期望升起來,然后對于爸爸的期望又落空的過程中,你會積累了很多的失望。這一次能跟爸爸這種無效的溝通,就是明明你想要一件事情,但是他又偏偏要阻撓理不理解你,可能要喚起了之前你無數次被爸爸忽略,無數次爸爸都讓你失望的感受,所以你才會有那么深的一個悲傷,那么深的一個很難去消化的沮喪。
所以可以盡量試著對爸爸去表達一些你對他小時候積攢的失望。
我們去表達失望,不一定是為了彌補自己,也不一定是為了獲得道歉。訴說我們對家人的失望,其實是為了搭建起來一個理解的橋梁。當我們訴說我們的失望的時候,也許我們也能夠有機會看看家人的心里是什么樣子的,在他們的視角發生了什么。也許通過這樣的溝通,第一次父親才能夠意識到,原來他小的時候對你是非常疏忽的,他也有可能第一次才知道,在你的視角你對爸爸的感受是這樣子的。
很多親子關系非常的糾結,矛盾非常的深厚,長年累月都難以解決,不是因為他們之間的感情太淡漠,而恰恰是因為他們之間的感情太深了,彼此對對方的期望都很高,但是中間又郁結了很多的誤會,就導致溝通和理解的橋梁斷掉了,所以就會沒幾句話就開始吵,彼此也都容忍不了對方。
那么我們試著去訴說一些這種消極的負面的情感,看似好像會招來更多的矛盾,會升級矛盾的關系。但其實,也是我們去建立一個互相理解、互相溝通的橋梁的必經之路。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合理的跟父親表達這種失望呢?怎么樣的表達方式是對方可以接受又不至于太過傷害對方的呢?怎么樣的辦法是可以拉近我們的距離,而不是通過這種表達而讓我們的距離更遠的呢?如果有類似的原生家庭問題的話,你也可以來我們的提問區繼續提問。
希望這一期的回答對你有所啟發,希望這個問題的來訪者對這個問題也有了新的見解,我們下次再見!
# 點擊下方,收聽音頻 #
1號通道 《你問我答》第25期|與父親在溝通上有爭執,請求從旁觀者給我一點建議?
#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 #
我們推出《你問我答》的心理問答欄目,有小伙伴們在公眾號后面留言提問,我們會選取議題,邀請咨詢師進行解答,希望能幫到各位小伙伴,這次沒有被回答的小伙伴,我們會放在下一期噢!敬請期待! 每逢周一、三、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