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幸福的人|與番禺石北中學教師團體相約

 

在下過蒙蒙細雨后的清新校園里,艾壹丁心理專家顧問張雪輝老師與番禺石北中學的教師團體在華南師范大學南海校區進行著一場以“積極心理學與生活”為主題的培訓活動。

 

每個人都會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其中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對孩子的智慧發展、人格形成等各個重要的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作為學校教育板塊中的主體,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并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開展教學與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才能使教學工作更易取得成效、學生真正得到幫助,從而使師生關系得到良性的發展。

 

 

 

積極心理學的目標就是獲得幸福

 

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是理解和幫助人們獲得幸福和主觀幸福感。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干預的影響有:關注人軟弱一面的同時,也看重人獨特的優點與長處;在置力于修護生命傷口的同時,也竭力建立生命中美好的特質;努力幫助受心理困擾的人的同時,也關心怎樣使普通人活得更豐富。

 

在培訓過程中,張雪輝老師與前來參加活動的教師成員進行了互動。對張雪輝老師提出的“什么時候會感到幸福”這一問題,他們的回答都不太一樣,但又都離不開自己的學生:

 

“學生學得好我就幸福”

 

“學生成績好,考得好我會感到幸福,如果他們成績上不去,我會感到傷心”

 

“在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中我感到幸福”

 

互動結束后,張雪輝老師結合老師們的回答,給出了10條幫助老師們獲得更多幸福感的小貼士,同時提到散步、寫日志、做點好事、感恩等也能使人們更好地更幸福地感知到生活和生命。

 

另外,張雪輝老師特別提到一點是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們要善于去發掘每個人身上獨特的資源這也是積極心理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希望老師們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啟發孩子們找到他們獨一無二的力量,讓孩子們都能夠找到自己獨的價值,不是單純以成績來英雄不管孩子的成績好還是不好,老師們都應該幫助他能夠找到自己其他的一些優勢發掘自己的潛能,張雪輝老師認為這個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本·沙哈爾“幸福課”10條小貼士

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 

1.遵從你內心的熱情。

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

3.學會失敗。

4.接受自己全然為人。

5.簡化生活。

6.有規律地鍛煉。

7.睡眠。

8.慷慨。

9.勇敢。

10.表達感激

 

 

 

 

我們給孩子無數教育,唯獨忘了要教他們如何幸福。

 

青春期是一個人生命力最旺盛的時期,也是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因此,對青春期的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愛是作為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做的。

 

影響青少年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經濟條件、家長幸福感、親子關系、子女自感健康狀態、對教育的滿意度和心理健康等。

 

 

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以身作則,自己先做一個積極的人。讓孩子看到積極的人總能處理好生活中的種種情況;無條件地接納和愛自己的孩子,且恰當地表達出來;幫助孩子培養興趣;從積極的視角去解讀孩子的行為。

 

培訓活動接近尾聲,張雪輝老師帶領現場教師們體驗了一次正念練習,并以此結束了本次培訓。活動結束后,石北中學的教師們紛紛表示深有感觸。

 

“很榮幸能聽到您的講座,使我認識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我希望學校也能重視學生的心理輔導,能多點機會接觸心理學專家,多給學生開心理講座!”

 

“真的很感激您給我們上課,您的聲音非常有磁性,一開口就能讓我們平靜下來,而且您給我們分享的知識讓我很受用,非常有感觸!”

 

  

 

·沙哈爾博士認為,“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點點滴滴。”并且,“人們習慣性地去關注下一個目標,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忽略了當下。”

 

在此,艾壹丁全體成員感謝各位參與活動的教育工作者,相信在培訓結束后,每一位參加活動的教師都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帶著幸福感去努力追求更美好的明天!